林芝市商务局

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印发《林芝市商务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2-03-23   浏览次数:   【字体:

一、规划编制工作基本情况

根据《林芝地区行署关于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林行发(201434]精神,为做好林芝市商务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我局在总结“十二五”规划编制经验的基础上,对“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成立“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规划编制内容和时间要求;二是对“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在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对“十三五”期间全市商务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困难进行研判预测,拟定了《林芝地区商务发展“十三五”思路》和《林芝地区商务发展“十三五”规划概述》;三是规划的起草和论证。紧紧围绕自治区商务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林芝市“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要求,按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眼前工作和中长期目标相结合、与“十二五”规划相衔接的原则,起草了《林芝市商务发展 “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初稿。初稿形成后,在多次征求各科室意见的基础上,先后三次召开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对规划初稿进行论证、修改、充实和完善,并提请市政府专题研究。到20165月止,规划基本定稿。

二、《林芝市商务发展“十三五”规划》基本框架和主要目标

《规划》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十二五”期间全市商务工作发展情况,总结成绩和经验,分析“十二五”期间及当前商务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第二部分阐述我市未来五年商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第三部分深入分析“十三五”期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十三五”期间全市商务工作重点;第四部分为《商务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十三五”期间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在深入评估“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认真研究“十三五”期间商务发展面临形势和困难的基础上,根据全市“236”战略发展目标要求,确定了“十三五”期间商务发展目标,即:“十三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 %;招商引资年均增长8%,项目履约率达到80%;进出口额年均增长5%(边境互市贸易年均增长10%);经开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缴纳税收年均增长10%,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5亿元。

    三、“十三五”期间商务发展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国内贸易方面。一是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二是健全农村商贸流通业。三是着力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四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五是加强市场监测与监管。六是强化特种行业监管。七是健全供销社职能扩大农牧区消费。

(二)招商引资方面。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二是营造氛围,优化环境。三是多措并举,务求实效。

(三)对外贸易方面。一是培育外贸出口主体队伍。二是加强外贸出口基地培育工作。三是拓宽对外贸易渠道。四是加快边贸市场建设。

(四)林芝经济开发区建设方面。一是积极推动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区申报工作。二是加快推进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积极引导大项目、大企业入驻经开区。四是努力提升经济开发区管理服务水平。

四、“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

“十三五”期间商务储备项目共30个,计划总投资157183万元(含社会投资96156万元)。其中,农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项目16个,计划总投资6486万元;重要商品储备库建设项目6个,计划总投资2658万元;物流业项目4个,计划投资128349万元;其他项目4个,计划投资19690万元。

附件2

林芝市商务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2016-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区内外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编制和实施好“十三五”商务发展规划,对促进我市商务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全市实现 “236”发展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商务厅及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全市商务工作紧紧围绕“开放商务、创新商务、理性商务、民生商务、活力商务”的总体目标,以转变内贸发展方式,建立功能设施齐全、行业协调发展、城乡结构平衡、市场秩序规范、流通方式现代的商贸流通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为重点,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对外贸易等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开放型经济取得长足发展。

(一)十二五”期间商务工作成效

内贸流通工作快速发展。随着“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快速增长和一批重大项目实施的拉动,全市商务系统努力创造放心的消费环境,内贸流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11-2015年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7亿元,年均增长15.62%。“十二五”期间,我市商贸流通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现代物流产业迅速崛起。截至2015年,全市现代物流企业达到6家。二是农牧区商业网点逐步完善。“十二五”期间建设农家店673家,建设乡镇商贸中心21个、建设商品配送中心11个,覆盖54个乡镇、489个行政村,逐步解决了农牧区买难卖难的问题, 基本形成以市政府所在地为中心、以县(区)乡(镇)为骨干,以行政村为支点的农牧区商品流通市场体系。三是惠民政策得到落实。全市累计销售家电、家具下乡产品48441台(件),销售金额10983.11万元,兑现补贴资金1677.35万元;碘盐配送进一步得到巩固,“十二五”期间累计配送碘盐3785.14吨,配送率达到100%,农牧区碘盐覆盖率达到98%,为确保消除碘缺乏病、引导农牧区群众食用碘盐奠定坚实基础。四是城市商业网点建设取得新成就。编制完成《林芝市商业网点规划》,十二五期间营业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超市达到6家,新增农贸市场10个,商贸流通工商户9070家,从业人员20238人。五是市场秩序监管呈现新面貌。“十二五”期间,生活必需品、生产资料、重点企业、应急商品监测系统初步建立,重要生活必需品应急供应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市场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12312”投诉举报、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和各种节假日进行政策宣传,积极开展打击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等专项整治活动,市场环境建设得到全面改善。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市委、市政府把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和招商引资作为全市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全市各级各部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招商氛围,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二五”期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达到142.35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530.64亿元的27%,全市招商引资企业累计缴纳税收87.97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量117.28亿元的75 %,累计解决就业23520人次。招商引资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十二五”期间,全市外贸出口克服企业实力不强、产品种类单一、物流成本居高等不利因素,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稳步推进对外贸易工作。2011年至201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391.37万美元(其中边民互市贸易133.49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57.88万美元)。 边民互市贸易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争取372万元项目资金对察隅县吉太边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

开发区建设进展顺利。“十二五”期间,林芝生物科技园配套功能进一步完善,园区软实力进一步增强,企业投资不断加大。累计建设项目13个,协议资金6.86亿元,完成投资4.16亿元,投产运营项目7个,实现工业总产值0.86亿元。林芝经济开发区筹备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编制完成《林芝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林芝经济开发区产业规划》和结麦片区、永久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编制《林芝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觉木片区、结麦片区、永久片区等道路设施项目已开工建设。

商务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我市重点商务建设项目共计20个,计划总投资14748.98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4447.49万元,撬动社会投资10377.48万元,目前已完工项目16个,在建项目4个。“十二五”期间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673家,存活610家,承办企业4家,建设商品配送中心11家,乡镇商贸中心21个,实现“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行政村全覆盖,累计投入资金3816万元。

(二)十二五期间及当前商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商务基础设施投入不够。一是缺乏专业批发市场,特别是缺乏能够起到辐射作用的现代化专业大市场。大部分社区缺少专业化商业服务业硬件设施,商住功能不分,不能充分满足居民的多层次消费需求。二是缺乏农产品批发市场,难以有效满足农产品和主副食品双向流通需要。

内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主要是企业的规模和资金有限,其营销规模、经营网络、盈利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商业服务功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规则体系不够健全。行业诚信建设尚处起步阶段,诚信体系发挥作用不够充分,流通领域市场秩序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商务执法力量比较薄弱,执法队伍不够健全。

投资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全市产业配套能力不强,研发、生产和开拓市场的能力不足,物流成本、人工成本较高,招商项目受行业规划、土地储备限制以及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慢、企业融资难等因素影响,项目落地较难,投资的软硬件不够完备,政策优势不够明显,缺乏吸引外来资本投资林芝的比较优势。

外贸发展举步维艰。外贸企业受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在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上举步维艰。

二、商务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促流通、扩消费、保供应、稳市场、促开放、惠民生,扎实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全面激活农村市场消费热点,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完善城区市场功能配套;以培植产业优势,搭建林芝经济开发区平台为重点,大力实施“强企入林”战略,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拓宽投资、出口、消费渠道,加大行业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为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国内贸易。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市场建设得到加强,超市加盟店和直配店行政村覆盖率显著提升;城市商业网点布局更加合理,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十三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 %

招商引资。紧紧围绕“五大产业”发展布局,积极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市场潜力大、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十三五”期间,投资年均增长8%,项目履约率达到80%

    对外贸易。积极培育外贸经营主体,鼓励特色产品出口;加大边民互市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和扩大边境贸易规模,积极推动吉太边贸点朝口岸建设发展。“十三五”期间,进出口额年均增长5%(边境互市贸易年均增长10%)。

    经济开发区。积极推进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向经济开发区聚集,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把经开区建设成为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区,经开区总体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缴纳税收年均增长10%;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5亿元。

三、“十三五”期间商务发展主要任务

   (一)“十三五”期间商务发展形势分析。

未来五年,世界经济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我国也将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压力,全市商务事业发展将面临不少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商务基础设施薄弱,居民消费能力不强,促进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体系不够完备;产业层次不高,规模小,特色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项目用地紧张,土地、物流和人工成本趋高,支撑产业发展,吸引企业投资的软硬件条件还不完善。

挑战与机遇并存,看到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会议的召开以及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林芝实现跨越发展带来难得的政策机遇;2015年国务院批复林芝撤地建市,为林芝建成藏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赋予了更多的发展自主权;林芝基础设施发展迅速,瓶颈制约有效缓解,林芝的影响力、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必将大幅提升;林芝社会稳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重大建设项目扎实推进,五大产业初具雏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必将成为投资者关注的新热土。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全力以赴做好“十三五”时期商务工作,推进全市商务事业快速发展。

(二)“十三五”期间商务发展主要任务。

1.国内贸易。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一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推动旅游消费、汽车消费、文化消费。引导银行业支付体系建设,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促进居民消费由生存性向发展性转变。二要推动消费方式创新。鼓励发展信用消费,丰富节庆展销活动,支持县区打造品牌节庆活动。三要改善居民消费环境。完善城乡经营服务网络,加大城乡商贸基础设施投入,促进消费便利化,加大整顿市场秩序力度,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活动。四要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深入开展商贸领域节能减排工作,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着力推进绿色低碳流通模式,积极倡导科学消费、循环消费、文明消费。

健全农村商贸流通业。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开拓农村市场为突破口,巩固和提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安全、方便、实惠”为目的,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推进乡镇农贸市场建设改造步伐,进一步整合全市现有农产品流通、加工、仓储等资源,初步形成通畅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推进农产品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电商交易、定单农业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市场延伸,继续实施“农超对接”,支持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培育自有品牌,促进产销衔接。

着力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一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以林芝市综合物流园区建设为中心,发挥区位优势,以企业为主体,以物流仓储为基础,特别是优先发展冷链物流设施,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以现代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服务为核心,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到2020年全市引进和培育2-3家大型物流企业,初步建成林芝物流配送体系。二是推进发展商业批发零售业。以建设地方特色、扩大消费、丰富业态、方便生活的流通市场体系为目标,改造提升现有批发、零售市场。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完善县、乡批发市场网络,提升改造一批批发市场,支持开发新零售市场,重点培育经营规模较大、流通现代化程度较高、服务生产消费的专业市场,引导发展社区零售市场,鼓励推广新兴消费模式,规范市场经营管理,统筹城乡发展,做大流通规模。三是创新发展餐饮业。依托工布文化和松茸等特色食材资源,融合文化创新,营造餐饮文化,结合娱乐、健康、营养等多种手段,提升餐饮体验的多样性,通过举办好“西藏林芝松茸文化美食节”, 逐步培育辐射全区乃至全国的餐饮品牌。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鼓励大型流通企业整合资源,尝试搭建电子商务平台;扶持和鼓励流通企业通过第三方技术服务平台开展网上交易,降低商品陈设和人员、库存、资金占用等运营成本;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应用,结合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以林下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为主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促进“农商对接”;促进商贸、旅游、文化等服务业领域电子商务应用,鼓励百货商场、连锁企业、专业市场、商贸流通企业依托线下资源优势开展电子商务,实现线上线下资源互补和应用协同;支持服务百姓日常生活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鼓励餐饮、住宿、家政、家庭旅馆、中介等行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

加强市场监测与监管。一是建立健全监测与预警机制。加强市场运行监测体系建设,不断创新监测方法、完善监测制度,提高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高度重视市场运行情况、重要商品供求和价格走势的实时监测工作,随时有效处置异常事件,提高预测预警能力。二是健全日常管理与应急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监管与行政执法,积极推进县(区)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不断规范商贸流通领域经营行为;健全生活必需品和特殊商品的应急管理机制,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支持企业参与重要生产生活物资的收储、代储。到2020年建成布局合理、监管严密、运营规范的市县两级重要商品储备及其管理体系。

强化特种行业监管。一是规范旧货流通业。整合现有旧货流通市场资源,鼓励发展家具、家电、机械设备等旧货交易市场;鼓励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建设交易市场电子信息平台,实现线下展示、存储及配送,线上宣传交易,引导旧货交易向规范化、现代化发展;强化对二手车交易、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旧电器、旧家具等旧耐用消费品回收和加工,培育1-2家旧货流通龙头企业,引导旧货流通业有序发展。二是加强成品油的市场监管和储备周转能力,科学规划加油站网点建设,建立布局合理、方便快捷、功能完善的成品油零售体系;鼓励加油站拓展业务范围,兴建配套便利店、汽车保养检修、停车休闲等服务。三是促进典当业发展。严把市场准入关,健全行业监管机制,建立科学完善的准入退出机制,推动典当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制订完善行业规则和业务操作规范,建立诚信经营、守法经营机制,建立风险防范体系。

健全供销社职能扩大农牧区消费。一是恢复基层供销社。积极争取政策、项目、资金,重建公益性和经营性相结合的新型基层供销社。二是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网工程”项目建设作为创新经营方式、推进工作开展的重要抓手,争取整合农发、财政、商务、供销社等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资金,加快新网工程建设步伐,实现双向流通,资源共享,一网多用。三是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步伐,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带动能力。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银行金融业参与到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中,壮大一批经营机制活、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管理规范、产品特色突出的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林下产品加工基地,形成一批品牌化农副产品,促进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和连锁超市等网络的有效对接。四是加快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开拓城乡市场,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带动农业专业合作形成一个相对规范,健康有序的专业合作社运营机制。

专栏1   “十三五”期间内贸流通业建设重点项目

农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林芝市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朗县光明新区农贸市场、林芝市10个重点乡镇农贸市场、林芝市农牧区综合市场体系建设、林芝市觉木片区农贸市场、林芝市永久片区农贸市场、工布江达县巴河镇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墨脱县背崩乡农贸市场建设。

重要商品储备库建设:波密县生活必须品应急储备库、墨脱县应急商品储备库、工布江达县重要商品物资储备库、米林县重要商品物资储备库、察隅县重要商品物资储备库。

物流业:林芝市县级物流配送中心、林芝果蔬冷链物流、察隅县仓储物流中心、鲁朗国际旅游小镇配套仓储物流。

专业街建设:朗县民俗商业街建设、林芝市旧货交易市场建设、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商业一条街建设、工布江达县错高木巴旅游小集镇。

电子商务:林芝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

公共服务:林芝市六县(除巴宜区)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工布江达县农市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油站新建加油站13座,其中巴宜区3座、米林县2座、朗县2座、波密县2座、察隅县3座、墨脱县1座。

其他:林芝市低碳试点项目,林芝市农超、农校、农批对接项目,林芝市便民肉菜店基础设施建设,林芝市早餐示范工程,林芝市新农村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 “万村千乡”县级配送中心和乡镇商贸中心,墨脱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2.招商引资。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紧紧围绕林芝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招商目录,以“五大产业”发展为重点,大力实施“强企入林”工程,积极引进一批符合林芝特色、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不断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产业对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的贡献率。

营造氛围,优化环境。进一步规范林芝招商引资项目管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创建一流的政策、服务、法制、人文等投资环境。积极会同工商、税务、金融、国土、住建、财政、林业、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形成招商合力,优化整合生产要素,为引进企业落地快速建设、迅速投产创造条件。

多措并举,务求实效。一是围绕重点项目抓招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库,实施重点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做好重点项目的洽谈、跟踪和落地服务工作;二是依托主导产业抓招商。以旅游、农牧、藏医药、水电、文化等产业开发作为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宣传推介活动。三是创新方式抓招商。积极探索以商招商、上门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形式,加强与投融资机构、东南沿海地区的商会、行业协会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放开视野,拓宽渠道,面向国内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重要城市、重点区域,有目标、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实行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努力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四是加强区域合作交流。加快融入成渝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陕甘宁经济圈、大香格里拉经济圈,积极参与南亚大通道、北上丝绸之路经贸活动,创新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加强与援藏省份的合作发展,建立与拉萨、山南、昌都地区对外交流合作共享机制,进一步扩大在产业、商贸、生态、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提升区域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专栏2    “十三五”期间招商引资重点推介项目

    旅游景区及配套项目:错高木巴工布风情旅游小镇;雅鲁主题风情小镇;藏文化民俗旅游村;西藏朗县列山钦氏家族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勃勃朗雪山、登山探险游项目;波密县河心岛休闲旅游度假景区(点)开发;工布江达县娘蒲巴嘎景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三色、新措湖开发建设;布裙湖景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生态观光园开发项目;林芝市永久新区特色商业街。

    特色农牧业项目:葛藤综合利用开发;园林花卉产业项目;木瓜果品综合开发项目;高山有机茶加工厂建设项目。

    藏医药业项目:藏医药文化综合体验园;藏药材种植基地。

    文化产业项目:朗县塔布文化产业园项目;工布江达县巴松错民俗文化演艺中心开发项目;藏文化产业发展基地项目。

    工业及其他项目:饮用水生产;民族手工艺旅游纪念品加工厂;青稞啤酒。























3.对外贸易。

培育外贸出口主体队伍。坚持把出口主体队伍建设作为对外贸易的基础工作来抓,努力扩大外贸出口经营主体,不断提高企业应对国际市场风险变化的能力,为出口快速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着力培育骨干出口企业的同时,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

加强外贸出口基地培育工作。以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结合林芝特色产品优势,积极做好林芝市民族手工艺品出口基地、林芝市农产品及林下产品出口基地、林芝市保健产品出口基地、玛卡种植基地及产品出口基地的培育工作,努力推动林芝特色产品出口。

拓宽对外贸易渠道。积极帮助企业了解国际市场动态信息,根据我市出口商品的特点和优势,加大对日韩、东盟和南亚等目标市场的开拓力度,推进市场多元化建设,着力提升出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加快边贸市场建设。大力改善边贸市场交易环境,加快边境道路、交易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现有边贸市场功能布局,积极探索做好边民互市贸易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机制,不断扩大互市贸易规模,有效促进边贸的健康有序发展,为今后开通口岸打下坚实基础。

专栏3     “十三五”时期外贸重点建设项目

   出口基地:民族手工艺品出口基地、林芝市农产品及林下产品出口基地、林芝市保健产品出口基地、林芝市玛卡原料种植基地及产品出口基地、林芝市水果种植出口基地建设、林芝市茶叶出口基地、米林县藏医药科普苑——藏医药批发市场

边贸市场:察隅县竹瓦根镇吉太边民互市贸易基础设施建设













4、林芝经济开发区。

积极推动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区申报工作。力争早日获批,努力把林芝经开区建设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最佳平台、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绿色生态经济示范区。

加快推进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林芝经开区发展战略规划,以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为标准,加快推进水、电、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紧紧围绕“五通一平”,分步推进,逐步完善基础配套,增强承载功能。

积极引导大项目、大企业入驻经开区。按照“一区六园”功能定位,大力实施“强企入林”工程,围绕五大产业,加大招商推介力度,积极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入驻林芝投资兴业,鼓励各县招引的大项目入驻经开区。

努力提升经济开发区管理服务水平。积极配合推进自治区制定省级经济开发区管理办法,及时出台林芝经济开发区管理办法及配套政策,规范服务和监管依据,强化服务水平,提升服务理念,加强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引入项目建设评估和督促检查机制。以规范化的服务和管理,提升林芝经济开发区品质和定位。

专栏4   “十三五”期间林芝经济开发区项目

    基础设施建设:林芝经济开发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林芝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林芝市综合物流园区建设

重点产业招商:藏地茶文化博览园、特色农产品加工、藏医药文化综合体验园、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电子商务产业项目、智慧城市项目、互联网+项目、众创项目。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规划组织管理。强化规划的引导作用。在本规划下编制和完善行业发展专项规划,尽快形成上下贯通、衔接一致的规划体系,指导全市商务发展;加强商务项目建设管理。站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对商务项目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确保资金使用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加大对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合理引导投资方向,有序推进商务产业转型升级。

(二)加强政策引导扶持。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积极争取各项资金多项促进政策。充分运用发改、财政、税收等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商务政策促进机制。努力提高对企业的引导、服务水平,营造诚信、自律的商务经济发展环境和消费环境。

   (三)加强部门协调合作。加强与自治区商务厅联系,强化沟通协调,主动争取自治区对我市商务发展的支持。加强与发改、住建、工商、财税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在商贸流通、对内外贸易、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争取各部门更大的支持。加强指导各县(区)商务工作,充分听取地方意见建议。加强地市间的学习交流,及时总结推广相关地市在推动商务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

(四)加强行业有效监管。以服务为宗旨,以效率为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行业标准,切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积极研究制定规范商品流通主体、市场行为、市场调控和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标准。加强产品监管整顿市场违法现象,规范市场秩序,惩治失信行为,引导和规范企业的交易和流通行为,创作公平、公正、公开有序的市场环境。

   (五)加强电子商务建设。发挥行业和企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作用,增强行业、企业自律意识。结合商务厅电子商务统计制度,将电子商务带动物流发展、消费增长、农民增收、就业等纳入统计体系,进行日常监测、分析,客观准确反映电子商务发展实际,切实为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商战略,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速建设具有 竞争力的商务人才队伍,落实和完善各项人才激励政策,积极利用援藏交流人才,针对不同商务领域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同时全面提高商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扩大商务人才储备。